2025年7月1日,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部分军事援助。理由是“美国自身军火库存过度下降”,需“将美国利益放在首位”。被暂停的武器清单包括数十枚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、100多枚“地狱火”导弹、数十枚“毒刺”导弹、数千枚155毫米高爆榴弹炮炮弹以及250多枚用于火箭系统的精确制导导弹。
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美国已累计向乌克兰提供超过660亿美元的武器和军事援助。但近期因同时支援以色列、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及参与对伊朗行动,导致库存告急。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7月2日的视频讲话中透露,乌克兰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已提交与美国关系的报告。双方正在工作层面讨论所有国防援助交付的细节,特别是防空系统。他强调,必须确保人民的安全。然而,乌国防部同日声明称,尚未收到美方关于暂停或修改军援的官方通知,并已要求与美国国防部通电话核实细节。
基辅的外交行动更为急迫。乌克兰外交部副部长玛丽安娜·贝莎紧急召见美国驻乌使馆临时代办,一方面感谢美国长期支持,另一方面呼吁:“美方对乌军援的任何拖延只会加强俄军攻势”。一名匿名乌军高层坦言:“没有美国的弹药,我们将寸步难行”。而在基辅街头,一名市民的忧虑直击人心:“如果最终没有防空力量了,我将搬离基辅,因为安全是我的首要考虑”。
克里姆林宫的回应几乎同步而至。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表示:“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越少,特别军事行动结束得就越快”。俄媒进一步解读,此举释放了美国“逐步退出军援主力角色”的信号,可能促使普京拖延谈判,等待乌军力衰竭。此时的战场天平正加速倾斜。俄军已控制卢甘斯克全境及顿涅茨克等地区70%领土,并集结11万兵力猛攻顿涅茨克战略要地“红军村”。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补充称,2025年上半年“超过21万名合同兵加入俄军”,暗示其持续作战能力。
尽管2025年4月欧洲对乌军援总额(720亿欧元)首超美国(650亿欧元),但欧盟内部裂痕加深。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公开反对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,直言“切断俄天然气将毁灭本国经济”,并威胁推迟投票。中国社科院专家孙壮志指出,欧洲既缺资金又缺弹药库存,根本无法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。北约秘书长延斯·吕特试图安抚乌克兰:“我理解美国必须管理库存,但短期内乌克兰离不开所有能得到的支持”。然而,丹麦与乌克兰协商的“无人机联合生产计划”,远水难解近渴。
就在美国宣布暂停军援的同一天(7月1日),普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了自2022年9月以来的首次通话,时长超两小时。普京在通话中指控西方“纵容乌当局侵犯俄语居民权利”“在乌建立反俄据点”,并坚持和平需以“新的领土现实”为基础。马克龙虽呼吁停火谈判,但法方承认双方“未达成共识”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立场早有预兆。6月北约峰会期间,当被问及向乌提供“爱国者”导弹时,他回应:“我们会看看能否提供一些,我们也需要它们”。五角大楼副防长科尔比的声明则更直白:调整军援是为“符合结束乌克兰冲突的目标,同时保持美军对政府国防优先事项的战备状态”。国防部发言人肖恩·帕内尔进一步补刀:“美国不能把武器发给全世界所有人”。
对顿巴斯战壕里的乌军士兵而言,变化已悄然发生。英国智库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分析师沃特林警告:失去远程火力支援后,乌军将难以打击30公里外的俄军目标,俄后勤部队可“安全”重组。“爱国者”导弹的断供,意味着俄军战机可能重新获得纵深空袭的自由。乌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曾指出,俄虽难持续高频空袭,但具备“单次发射500架无人机”的饱和打击能力。此刻,基辅防空警报的频率,或许将成为这场暂停最残酷的倒计时。
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